“我現在在睢縣不但成就了事業,而且落了戶,并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,可以說安穩又幸福。”在商丘金振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,專理袁文麗談起自己的創業之路充滿自豪。

袁文麗出生在湖北襄陽,15歲就開始到深圳某高新企業打拼。經過10年奮斗,位至企業工程師。然而高昂的房價和遙遠的距離讓她很難融入深圳的生活,“那時雖然圓了兒時在大城市工作的夢想,卻也敗給了想要穩定有個家的現實,10年間,往返深圳公司和老家湖北1500多公里的路程,車票攢了一大堆,累了,也怕了。”年輕的她思索再三,毅然選擇了辭職返鄉。

正處在“謀工”空窗期的時候,袁文麗通過電腦搜索發現,2011年,河南睢縣決定走“跳出睢縣、放眼全國”的發展思路,著力圍繞制鞋和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,謀篇開局。2012年,金振源作為睢縣重點招商引資的精密制造科技型企業,在短短180天時間里,完成了一期項目的規劃建廠和產品交付。“睢縣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縣城,我充滿好奇,加上我有電子技術特長,很想到睢縣試試。”袁文麗說。
2014年,袁文麗背上行囊,第一次來到夢寐以求的睢縣。“沒想到,睢縣是這么的美,美麗的北湖,新鮮的空氣,都讓我感到興奮。”很快她到金振源辦理了入職手續。
有科技型企業從業經驗的袁文麗很快就適應了工作流程,逐漸顯得得心應手,并顯示出超人的管理才能,可生活上的困難卻接踵而至。“作為湖北人,我們愛吃米飯,礙于生活習慣,我每天都會外出買菜自己做飯。”袁文麗說,每次她買菜時,當地的賣菜大姐都會多給她一些青菜,還時常傳授做菜技巧,她慢慢地融入了睢縣,也學會了河南話。短短幾年時光,袁文麗從普通員工,逐步被提拔為生產組組長、科長,再到資深專理,事業發展蒸蒸日上。
“在這里,睢縣服務是一流的。”袁文麗說,在項目建設上,睢縣推行了“1+X”工作法,大力推行領導在一線指揮、干部在一線鍛煉、問題在一線解決、成效在一線檢驗的“一線工作法”,為企業派遣首席服務員,解決用工難題,全面推行“店小二”和“保姆式”服務,強力優化營商環境,使落戶企業快速、長足發展。同時出臺了《睢縣產業集聚區員工優惠政策》,規定財政局、民政局、人社局、住建局等16家單位為進入睢縣各企業工作的員工提供30多項政府“紅利”,保障用工需求,積極完善相關配套設施,投資建成了一大批人才公寓、醫療體系、幼兒園、小學等項目,為企業高效發展注入了“強心劑”。
“在這里,我不但獲得了事業家庭雙豐收,在政治上有更大的收獲。”袁文麗說,2015年,金振源在睢縣縣委組織部和首席服務員的幫助、支持下 ,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,由于她的技術水平強、政治思想素質高,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。2017年,在睢縣政府“紅利”中享受到一套120平米的人才公寓,并把湖北的父母、兒子接到睢縣,安家落戶。
“目前,睢縣的制鞋產業已達到427家,正向‘中國鞋都’邁進,電子信息產業已步入國際行列,今年又提出‘一座城、一件事、一群人、一起拼、一定贏’的發展理念,說明睢縣有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,發展前景十分廣闊。”談起今后打算,袁文麗表示,她現在睢縣有一個寬松的創業環境,有一個安穩宜居的家,將在這里實現一生的價值,成為地地道道的睢縣人,為睢縣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|